历史名人
庾 后:明穆皇后庾氏。讳文君。左将军琛第三女也。后少以珪璋特异。令仪淑美。故中宗为肃宗纳焉。初为世子妃。仁和有礼。深见敬重。太宁元年六月立为皇后。策明穆皇后曰。正位闺房。以着协德之义。赠琛为车骑将军。母邱氏封安阳县君。从母荀氏永宣县君。后生显宗成皇帝。显宗即位。尊后曰皇太后。群臣奏、天子幼冲。宜依汉和熹皇后故事。后辞让数四。不得已。遂临朝摄万机。苏峻作逆。王师败绩。后以忧逼崩。时年三十三。
庾 亮:字元规,东晋颖川鄢陵人。历仕东晋元帝、明帝、成帝三朝。集军政大权于一身、功绩卓著,庾信博览群书,文集六朝大成,唐大诗圣杜甫赞他为:“庾信文章老更成”。庾亮在《哀江南赋》中说:“我的祖先是掌庾大夫,承传于周朝,因为世代以此官职而有功,被赐予庾姓,到了汉代,经邦治国,以辅佐皇帝而受职当官。”自己虽然不是远古帝王的后裔,但祖先也很光彩,在昌盛了八百多年的周王朝就开始当官。
庾 信:字子山,北周文学家,南阳新野人。曾担任北周开府仪同三司,世称“庾开府”,擅长写诗赋、骈文。善宫体诗,早期作品绮艳轻靡,文章绮丽,与徐陵齐名,为宫廷文学的代表,时称“徐庾体”。晚年之作遂趋沉郁、萧瑟苍凉,并对当时社会动乱有所反映,以《哀江南赋》为最著。今传《
庾开府集》、《 庾子山集》均为后人所辑。他的父亲庾肩吾也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。
庾 抱:润州江宁人。有学术,隋元德太子学士。高祖初起,隐太子引为陇西公府记室,文檄皆出其手。转太子舍人。集十卷,今存诗五首。
庾笋悠:东晋初年名将庾翼的长子、庾亮的侄儿,奉旨出使***,为沟通中韩两国的经济文化作出了贡献。他热爱***的壮丽河山和勤劳的人民,并嘱咐子孙就地安居乐业。庾笋悠的子孙们和***人民一道,为***的经济、文化建设辛勤奉献。五百年之后,有他们的后代庾黔弼出现于***政界,曾任征西、征南、都统大将军,他为统一振兴***作出了突出贡献,得到***朝野的尊敬和拥戴,又升为太师,参与朝政。其后数代庾氏传人相继成为***名臣,政绩辉煌。庾氏因而成为高丽人民赞誉有加的名门巨族。这是旅居朝鲜、韩国庾氏兄弟们的光荣,也是整个庾姓家族的光荣。
庾泽普:名恩易,别号墨江、枫渔,云南省墨江人。东渡日本留,毕业后回国。历任云南陆军炮队教练兼筹办讲武堂及陆军随营学校,后调任陆军炮队第一营管带。后赴北京补授陆军少将,并任总统府谘议。民国二年(1913年)6月,任讲武堂校长,旋辞,任教授、高等顾间,加陆军中将衔。民国5年授陆军中将。民国七(1918年)年2月18日被刺遇难,享年35岁。次年追赠为陆军上将。孙中山为其墓表题了“应为雄鬼”四字。
|